文字
圖片

| 序號 | 類別 | 編號 | 項目名稱 | 申報地區(qū)或單位 |
| 1 | 民間文學(xué) | Ⅰ—1 | 天祝土族《格薩爾》 | 西北民族大學(xué) |
| 2 | Ⅰ—2 | 隴東紅色歌謠 | 慶陽市 | |
| 3 | Ⅰ—3 | 肅南裕固族口頭文學(xué)與語言 | 張掖市肅南縣 | |
| 4 | Ⅰ—4 | 東鄉(xiāng)族口頭文學(xué)與語言 | 臨夏州東鄉(xiāng)縣 | |
| 5 | Ⅰ—5 | 保安族口頭文學(xué)與語言 | 臨夏州積石山縣 | |
| 6 | Ⅰ—6 | 河西寶卷(武威寶卷 | 武威市 | |
| 張掖寶卷 | 張掖市 | |||
| 酒泉寶卷) | 酒泉市 | |||
| 7 | Ⅰ—7 | 東鄉(xiāng)族小經(jīng)文與民間敘事長詩《米拉尕黑》 | 西北民族大學(xué) | |
| 8 | 面見音樂 | Ⅱ—1 | 敦煌藝術(shù)—音樂技藝研承 | 敦煌研究院 |
| 9 | Ⅱ—2 | 花兒(蓮花山花兒會 | 臨夏州康樂縣 | |
| 松鳴巖花兒會 | 臨夏州和政縣 | |||
| 二郎山花兒會 | 定西市岷縣 | |||
| 新城花兒會 | 甘南州臨潭縣 | |||
| 張家川花兒會) | 天水市張家川縣 | |||
| 10 | Ⅱ—3 | 佛宮音樂“道得爾” | 甘南州 | |
| 11 | Ⅱ—4 | 清水縣道教音樂縣 | 天水市清水縣 | |
| 12 | Ⅱ—5 | 嗩吶藝術(shù) | 慶陽市西峰區(qū)、環(huán)縣 | |
| 13 | Ⅱ—6 | 裕固族民歌 | 張掖市肅南縣 | |
| 14 | Ⅱ—7 | 天祝藏族華銳民歌 | 武威市天??h | |
| 15 | Ⅱ—8 | 甘南藏族民歌 | 甘南州 | |
| 16 | 民間舞蹈 | Ⅲ—1 | 敦煌藝術(shù)—舞蹈技藝研承 | 敦煌研究院 |
| 17 | Ⅲ—2 | 高高蹺 | 蘭州市永登縣 | |
| 18 | Ⅲ—3 | 蘭州太平鼓舞 | 蘭州市 | |
| 19 | Ⅲ—4 | 攻鼓子舞 | 武威市 | |
| 20 | Ⅲ—5 | 旋鼓舞 | 天水市武山縣 | |
| 21 | Ⅲ—6 | 荷花舞 | 慶陽市西峰區(qū) | |
| 22 | Ⅲ—7 | 巴當(dāng)舞 | 定西市岷縣 | |
| 23 | Ⅲ—8 | 甘地蹦子 | 酒泉市 | |
| 24 | Ⅲ—9 | 多地舞 | 甘南州舟曲縣 | |
| 25 | Ⅲ—10 | 尕巴舞 | 甘南州迭部縣 | |
| 26 | Ⅲ—11 | 巴郎鼓舞 | 甘南州卓尼縣 | |
| 27 | Ⅲ—12 | 儺舞(文縣儺舞—池歌晝永靖縣儺舞 | 隴南市文縣 | |
| 西固軍儺) | 臨夏州永靖縣 | |||
| 蘭州市西固區(qū) | ||||
| 28 | Ⅲ—13 | 鍋莊舞 | 甘南州 | |
| 29 | 傳統(tǒng)戲劇 | Ⅳ—1 | 道情戲 | 省隴劇院、慶陽市 |
| 30 | Ⅳ—2 | 皮影戲 | ||
| (環(huán)縣道情皮影戲 | 慶陽市環(huán)縣 | |||
| 隴南影子腔 | 隴南市 | |||
| 永登皮影戲 | 蘭州市永登縣 | |||
| 天水皮影戲) | 天水市 | |||
| 31 | Ⅳ—3 | 曲子戲 | ||
| (敦煌曲子戲 | 酒泉敦煌市 | |||
| 華亭縣曲子戲 | 平?jīng)鍪腥A亭縣 | |||
| 秦安老調(diào) | 天水市秦安縣 | |||
| 通渭縣小曲) | 定西市通渭縣 | |||
| 32 | Ⅳ—4 | 秦腔 | 省秦劇團(tuán) | |
| 33 | Ⅳ—5 | 燈盞頭戲 | 平?jīng)鍪徐`臺縣 | |
| 34 | Ⅳ—6 | “南木特”藏戲 | 甘南州 | |
| 35 | Ⅳ—7 | 高山戲 | 隴南市武都區(qū) | |
| 36 | Ⅳ—8 | 玉壘花燈戲 | 隴南市文縣 | |
| 37 | 曲藝 | Ⅴ—1 | 蘭州鼓子 | 蘭州市 |
| 38 | Ⅴ—2 | 賢孝(涼州賢孝 | 武威市涼州區(qū) | |
| 河州賢孝) | 臨夏州臨夏市 | |||
| 39 | Ⅴ—3 | 回族宴席曲 | 臨夏州 | |
| 40 | Ⅴ—4 | 春官歌演唱 | 平?jīng)鍪嗅轻紖^(qū) | |
| (平?jīng)鲠轻即汗俑柩莩?/span> | 隴南市西和縣 | |||
| 西和縣春官歌演唱) | ||||
| 41 | Ⅴ—5 | 阿肯彈唱 | 酒泉市阿克塞縣 | |
| 42 | Ⅴ—6 | 藏族民間彈唱 | 甘南州瑪曲縣 | |
| 43 | Ⅴ—7 | 南梁說唱 | 慶陽市華池縣 | |
| 44 | Ⅴ—8 | 甘南“則肉”演唱 | 甘南州 | |
| 45 | 民間雜技與競技 | Ⅵ—1 | 高抬 | 平?jīng)鍪星f浪縣 |
| 46 | Ⅵ—2 | 萬人扯繩賽 | 甘南州臨潭縣 | |
| 47 | 民間美術(shù) | Ⅶ—1 | 敦煌藝術(shù)—美術(shù)技藝研承 | 敦煌研究院 |
| 48 | Ⅶ—2 | 夜光杯雕 | ||
| (酒泉夜光杯雕 | 酒泉市 | |||
| 武山夜光杯雕) | 天水市武山縣 | |||
| 49 | Ⅶ—3 | 藏族唐卡 | 甘南州 | |
| 50 | Ⅶ—4 | 磚雕 | 臨夏州臨夏縣 | |
| 51 | Ⅶ—5 | 慶陽香包繡制 | 慶陽市 | |
| 52 | Ⅶ—6 | 木版窗花年畫 | 定西市岷縣 | |
| 53 | Ⅶ—7 | 剪紙 | 慶陽市、平?jīng)鍪?、定西市、天水市、白銀市、張掖市、 | |
| 蘭州市 | ||||
| 54 | Ⅶ—8 | 馬尾編荷包 | 平?jīng)鍪星f浪縣 | |
| 55 | 傳統(tǒng)手工技藝 | Ⅷ—1 | 敦煌古樂器制作技藝研承 | 敦煌研究院 |
| 56 | Ⅷ—2 | 天水雕漆制作技藝 | 天水市秦州區(qū) | |
| 57 | Ⅷ—3 | 洮硯制作技藝 | ||
| (岷縣洮硯制作技藝 | 定西市岷縣 | |||
| 卓尼縣洮硯制作技藝 | 甘南州卓尼縣 | |||
| 臨潭縣洮硯制作技藝) | 甘南州臨潭縣 | |||
| 58 | Ⅷ—4 | 保安族腰刀鍛制技藝 | 臨夏州積石山縣 | |
| 59 | Ⅷ—5 | 東鄉(xiāng)族搟氈技藝 | 臨夏州東鄉(xiāng)縣 | |
| 60 | Ⅷ—6 | 刻葫蘆(臨夏刻葫蘆 | 臨夏州臨夏市 | |
| 蘭州刻葫蘆) | 蘭州市 | |||
| 61 | Ⅷ—7 | 甘谷脊獸制作技藝 | 天水市甘谷縣 | |
| 62 | Ⅷ—8 | 肅北縣蒙古族馬頭琴制作技藝 | 酒泉市肅北縣 | |
| 63 | Ⅷ—9 | 肅北雪山蒙古族馬上用具制作技藝 | 酒泉市肅北縣 | |
| 64 | Ⅷ—10 | 舟曲縣織錦帶 | 甘南州舟曲縣 | |
| 65 | Ⅷ—11 | 夏河金屬飾品制作技藝 | 甘南州夏河縣 | |
| 66 | Ⅷ—12 | 蘭州青城水煙制作技藝 | 蘭州市榆中縣青城鎮(zhèn) | |
| 67 | Ⅷ—13 | 蘭州黃河大水車制作技藝 | 蘭州市 | |
| 68 | 傳統(tǒng)醫(yī)藥 | Ⅸ—1 | 靈臺縣皇甫謐針灸術(shù) | 平?jīng)鍪徐`臺縣 |
| 69 | Ⅸ—2 | 藏醫(yī)藥 | 甘南州 | |
| 70 | 民俗 | Ⅹ—1 | 博峪采花節(jié) | 甘南州舟曲縣 |
| 71 | Ⅹ—2 | 夏河縣香浪節(jié) | 甘南州夏河縣 | |
| 72 | Ⅹ—3 | 乞巧節(jié) | 隴南市西和縣 | |
| 73 | Ⅹ—4 | 合水面塑風(fēng)俗 | 慶陽市合水縣 | |
| 74 | Ⅹ—5 | 蘭州羊皮筏子 | 蘭州市 | |
| 75 | Ⅹ—6 | 隴東窯洞民居文化 | 慶陽市 | |
| 76 | Ⅹ—7 | 肅北雪山蒙古族服飾 | 酒泉市肅北縣 | |
| 77 | Ⅹ—8 | 裕固族人生禮儀 | 張掖市肅南縣 | |
| 78 | Ⅹ—9 | 太昊伏羲祭典 | 天水市 | |
| 79 | Ⅹ—10 | 十八路湫神祭典 | 定西市岷縣 | |
| 80 | Ⅹ—11 | 西王母祭典 | 平?jīng)鍪袥艽h | |
| 81 | Ⅹ—12 | 公劉祭典 | 慶陽市西峰區(qū) | |
| 82 | Ⅹ—13 | 插箭節(jié) | 甘南州 | |
| 83 | Ⅹ—14 | “※”字燈會 | 金昌市 | |
| 84 | Ⅹ—15 | 周祖祭典 | 慶陽市慶城縣 | |
| 85 | Ⅹ—16 | 拉扎節(jié) | 定西市臨洮縣 |
來源:甘南民族師范學(xué)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