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字
圖片

重慶市第二批市級(jí)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名錄
(共計(jì)97項(xiàng))
| 序號(hào) | 編號(hào) | 類(lèi)別 | 項(xiàng)目名稱(chēng) | 申報(bào)地區(qū)或單位 |
| 1 | Ⅰ-2 | 民間文學(xué) | 巴文化傳說(shuō) | 巴南區(qū) |
| 2 | Ⅰ-3 | 巴將軍傳說(shuō) | 渝中區(qū) | |
| 3 | Ⅰ-4 | 巫溪民間故事 | 巫溪縣 | |
| 4 | Ⅰ-5 | 男女石柱神話 | 石柱縣 | |
| 5 | Ⅰ-6 | 吳幺姑傳說(shuō) | 黔江區(qū) | |
| 6 | Ⅰ-7 | 巫儺詩(shī)文 | 酉陽(yáng)縣 | |
| 7 | Ⅱ-20 | 傳統(tǒng)音樂(lè) | 跳蹬石工號(hào)子 | 大渡口區(qū) |
| 8 | Ⅱ-21 | 三江號(hào)子 | 合川區(qū) | |
| 9 | Ⅱ-22 | 福果民間禮儀音樂(lè) | 銅梁縣 | |
| 10 | Ⅱ-23 | 西山神歌 | 大足縣 | |
| 11 | Ⅱ-24 | 忠州石工號(hào)子 | 忠縣 | |
| 12 | Ⅱ-25 | 忠州吹打樂(lè) | 忠縣 | |
| 13 | Ⅱ-26 | 巫 音 | 巫山縣 | |
| 14 | Ⅱ-27 | 涪陵御鑼 | 涪陵區(qū) | |
| 15 | Ⅱ-28 | 大有民歌 | 南川區(qū) | |
| 16 | Ⅱ-29 | 諸佛盤(pán)歌 | 彭水縣 | |
| 17 | Ⅱ-30 | 彭水耍鑼鼓 | 彭水縣 | |
| 18 | Ⅱ-31 | 彭水道場(chǎng)音樂(lè) | 彭水縣 | |
| 19 | Ⅱ-32 | 馬喇號(hào)子 | 黔江區(qū) | |
| 20 | Ⅱ-33 | 帥氏莽號(hào) | 黔江區(qū) | |
| 21 | Ⅱ-34 | 橫山昆詞 | 綦江縣 | |
| 22 | Ⅱ-35 | 海棠嗩吶 | 長(zhǎng)壽區(qū) | |
| 23 | Ⅱ-36 | 義和鑼鼓 | 長(zhǎng)壽區(qū) | |
| 24 | Ⅱ-37 | 璧山薅秧歌 | 璧山縣 | |
| 25 | Ⅱ-38 | 璧山吹打 | 璧山縣 | |
| 26 | Ⅲ-7 | 傳統(tǒng)舞蹈 | 架香童子舞 | 合川區(qū) |
| 27 | Ⅲ-8 | 萬(wàn)古鯉魚(yú)燈舞 | 大足縣 | |
| 28 | Ⅲ-9 | 銅梁火龍 | 銅梁縣 | |
| 29 | Ⅲ-10 | 錢(qián)棍舞 | 城口縣 | |
| 30 | Ⅲ-11 | 夔州竹枝歌舞 | 奉節(jié)縣 | |
| 31 | Ⅲ-12 | 普子鐵炮火龍 | 彭水縣 | |
| 32 | Ⅲ-13 | 高臺(tái)獅舞 | 彭水縣 | |
| 33 | Ⅲ-14 | 廟池甩手揖 | 彭水縣 | |
| 34 | Ⅲ-15 | 石溪板凳龍舞 | 南川區(qū) | |
| 35 | Ⅲ-16 | 玩 牛 | 石柱縣 | |
| 36 | Ⅲ-17 | 打繞棺 | 石柱縣、酉陽(yáng)縣、秀山縣 | |
| 37 | Ⅲ-18 | 車(chē)車(chē)燈 | 開(kāi)縣 | |
| 38 | Ⅳ-9 | 傳統(tǒng)戲劇 | 巴渝木偶 | 渝中區(qū) |
| 39 | Ⅳ-10 | 厲家班京劇藝術(shù) | 市京劇團(tuán) | |
| 40 | Ⅳ-11 | 三峽皮影 | 巫山縣 | |
| 41 | Ⅳ-12 | 石柱土戲 | 石柱縣 | |
| 42 | Ⅳ-13 | 辰河戲 | 秀山縣 | |
| 43 | Ⅳ-14 | 保安燈兒戲 | 秀山縣 | |
| 44 | Ⅳ-15 | 木臘莊儺戲 | 彭水縣 | |
| 45 | Ⅳ-16 | 濯水后河戲 | 黔江區(qū) | |
| 46 | Ⅳ-17 | 梁平儺戲 | 梁平縣 | |
| 47 | Ⅳ-18 | 川劇與川劇音樂(lè) | 沙坪壩區(qū) | |
| 48 | Ⅴ-4 | 曲 藝 | 金錢(qián)板 | 九龍坡區(qū)、 |
| 萬(wàn)州區(qū)、銅梁縣 | ||||
| 49 | Ⅴ-5 | 四川清音(重慶) | 市曲藝團(tuán) | |
| 50 | Ⅴ-6 | 四川揚(yáng)琴(重慶) | 市曲藝團(tuán) | |
| 51 | Ⅴ-7 | 江北評(píng)書(shū) | 江北區(qū) | |
| 52 | Ⅵ-3 | 傳統(tǒng)體育、游藝與雜技 | 三六福字牌 | 秀山縣 |
| 53 | Ⅵ-4 | 榮昌纏絲拳 | 榮昌縣 | |
| 54 | Ⅵ-5 | 清江黃氏雜技 | 榮昌縣 | |
| 55 | Ⅶ-3 | 傳統(tǒng)美術(shù) | 大足石雕 | 大足縣 |
| 56 | Ⅶ-4 | 麥草藝畫(huà) | 大渡口區(qū) | |
| 57 | Ⅶ-5 | 重慶糖畫(huà) | 市文化藝術(shù)研究院 | |
| 58 | Ⅷ-17 | 傳統(tǒng)技藝 | 重慶火鍋 | 市火鍋協(xié)會(huì) |
| 59 | Ⅷ-18 | 丘二館燉雞湯傳統(tǒng)技藝 | 渝中區(qū) | |
| 60 | Ⅷ-19 | 靜觀花木蟠扎技藝 | 北碚區(qū) | |
| 61 | Ⅷ-20 | 重慶吊腳樓營(yíng)造技藝 | 渝中區(qū) | |
| 石柱縣 | ||||
| 62 | Ⅷ-21 | 北泉水磨手工面制作技藝 | 北碚區(qū) | |
| 63 | Ⅷ-22 | 漆器髹飾技藝 | 沙坪壩區(qū) | |
| 64 | Ⅷ-23 | 黃楊木雕刻工藝 | 沙坪壩區(qū)、 | |
| 市文化藝術(shù)研究院 | ||||
| 65 | Ⅷ-24 | 巴南茶葉制作技藝 | 巴南區(qū) | |
| 66 | Ⅷ-25 | 大足冬菜釀制技藝 | 大足縣 | |
| 67 | Ⅷ-26 | 龍水小五金鍛打技藝 | 大足縣 | |
| 68 | Ⅷ-27 | 譚木匠木梳傳統(tǒng)制作技藝 | 重慶譚木匠 | |
| 工藝品有限公司 | ||||
| 69 | Ⅷ-28 | 松溉熊氏桿秤制作技藝 | 永川區(qū) | |
| 70 | Ⅷ-29 | 松溉鹽白菜制作技藝 | 永川區(qū) | |
| 71 | Ⅷ-30 | 紙?jiān)囆g(shù) | 合川區(qū) | |
| 72 | Ⅷ-31 | 雞肉抄手制作技藝 | 合川區(qū) | |
| 73 | Ⅷ-32 | 木匾工藝 | 銅梁縣 | |
| 74 | Ⅷ-33 | 墊江角雕技藝 | 墊江縣 | |
| 75 | Ⅷ-34 | 土法造紙技藝 | 忠縣、城口縣、 | |
| 梁平縣 | ||||
| 76 | Ⅷ-35 | 石寶蒸豆腐制作技藝 | 忠縣 | |
| 77 | Ⅷ-36 | 忠州豆腐乳制作技藝 | 忠縣 | |
| 78 | Ⅷ-37 | “瑞蘭齋”桃片糕制作技藝 | 云陽(yáng)縣 | |
| 79 | Ⅷ-38 | 郁山雞豆花制作技藝 | 彭水縣 | |
| 80 | Ⅷ-39 | 郁山搟酥餅制作技藝 | 彭水縣 | |
| 81 | Ⅷ-40 | 秀山竹編制作技藝 | 秀山縣 | |
| 82 | Ⅷ-41 | 濯水綠豆粉制作技藝 | 黔江區(qū) | |
| 83 | Ⅷ-42 | 藍(lán)印花布制作技藝 | 梁平縣 | |
| 84 | Ⅷ-43 | 三耳火鍋底料釀造技藝 | 九龍坡區(qū) | |
| 85 | Ⅷ-44 | 太安魚(yú)烹飪技藝 | 潼南縣 | |
| 86 | Ⅷ-45 | 北碚玻璃器皿成型刻花工藝 | 北碚區(qū) | |
| 87 | Ⅸ-2 | 傳統(tǒng)醫(yī)藥 | 桐君閣傳統(tǒng)中成藥 | 南岸區(qū) |
| 制作工藝文化 | ||||
| 88 | Ⅸ-3 | 郭氏養(yǎng)生按摩手法 | 九龍坡區(qū) | |
| 89 | Ⅸ-4 | 縉云山道醫(yī)養(yǎng)生 | 北碚區(qū) | |
| 90 | Ⅹ-6 | 民 俗 | 姜家舞龍習(xí)俗 | 巴南區(qū) |
| 91 | Ⅹ-7 | 華巖寺臘八節(jié) | 九龍坡區(qū) | |
| 92 | Ⅹ-8 | 榮昌殺年豬習(xí)俗 | 榮昌縣 | |
| 93 | Ⅹ-9 | 銅梁龍燈會(huì) | 銅梁縣 | |
| 94 | Ⅹ-10 | 龍舟競(jìng)渡 | 合川區(qū) | |
| 95 | Ⅹ-11 | 寶頂香會(huì) | 大足縣 | |
| 96 | Ⅹ-12 | 禮讓草把龍習(xí)俗 | 梁平縣 | |
| 97 | Ⅹ-13 | 雙桂堂廟會(huì) | 梁平縣 |
來(lái)源:道客巴巴及百度百科渝府發(fā)(2009)94號(hào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