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字
圖片

云南省第一批省級(jí)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保護(hù)名錄
(147)
| 序號(hào) | 類別 | 項(xiàng)目名稱 | 名族 | 申報(bào)地區(qū)或單位 |
| 1 | 瀕危民族語言文字 | 傣繃文 | 傣 族 | 耿馬縣 |
| 2 | 獨(dú)龍族語言 | 獨(dú)龍族 | 貢山縣 | |
| 3 | 怒族“若柔”語言 | 怒 族 | 怒江州 | |
| 4 | 口述文字 | 阿昌族史詩《遮帕麻和遮咪麻》 | 阿昌族 | 梁河縣 |
| 5 | 拉祜族史詩《牡帕密帕》 | 拉祜族 | 瀾滄縣 | |
| 6 | 哈尼族歌謠《四季生產(chǎn)調(diào)》 | 哈尼族 | 紅河州 | |
| 7 | 彝族敘事長詩《阿詩瑪》 | 彝 族 | 石林縣 | |
| 8 | 民間歌謠《陽溫暾小引》 | 漢 族 | 騰沖縣 | |
| 9 | 傣族敘事長詩《朗娥與桑洛》 | 傣 族 | 新平縣 | |
| 10 | 拉祜族史詩《根古》 | 拉祜族 | 瀾滄縣 | |
| 11 | 彝族史詩《阿魯舉熱》 | 彝 族 | 楚雄州 | |
| 12 | 彝族史詩《查姆》 | 彝 族 | 雙柏縣 | |
| 13 | 佤族神話《司崗里》 | 佤 族 | 滄源縣 | |
| 14 | 苗族敘事長詩《昭蒡儉和高帕施》 | 苗 族 | 昆明市 | |
| 15 | 傈僳族民間長詩《闊時(shí)目刮》 | 傈僳族 | 盈江縣 | |
| 16 | 音樂 | 傈僳族民歌 | 傈僳族 | 怒江州 |
| 17 | 哈尼族多聲部音樂“栽秧山歌” | 哈尼族 | 紅河縣 | |
| 18 | 彝族海菜腔 | 彝 族 | 石屏縣 | |
| 19 | 洞經(jīng)音樂 | 漢 族 | 通海縣、會(huì)澤縣、昆明市 | |
| 20 | 阿昌族民歌 | 阿昌族 | 梁河縣 | |
| 21 | 獨(dú)龍族民歌 | 獨(dú)龍族 | 貢山縣 | |
| 22 | 怒族民歌“哦得得” | 怒 族 | 福貢縣 | |
| 23 | 昆明調(diào) | 漢 族 | 呈貢縣、官渡區(qū)、西山區(qū) | |
| 24 | 布朗族彈唱 | 布朗族 | 勐??h | |
| 25 | 普米族四弦舞樂 | 普米族 | 蘭坪縣 | |
| 26 | 納西族白沙細(xì)樂 | 納西族 | 古城區(qū) | |
| 玉龍縣 | ||||
| 27 | 舞蹈 | 藏族鍋莊舞 | 藏 族 | 香格里拉縣、德欽縣 |
| 28 | 佤族木鼓舞 | 佤 族 | 滄源縣 | |
| 29 | 壯族彝族銅鼓舞 | 壯族 彝族 | 文山州 | |
| 30 | 傣族孔雀舞 | 傣 族 | 瑞麗市、孟連縣 | |
| 31 | 傈僳族歌舞阿尺木刮 | 傈僳族 | 維西縣 | |
| 32 | 彝族葫蘆笙舞 | 彝 族 | 西疇縣 | |
| 33 | 彝族煙盒舞 | 彝 族 | 石屏縣、新平縣 | |
| 34 | 阿昌族舞蹈“蹬窩羅” | 阿昌族 | 梁河縣、龍陵縣 | |
| 35 | 拉祜族葫蘆笙舞 | 拉祜族 | 瀾滄縣、雙江縣 | |
| 36 | 彝族打歌 | 彝 族 | 景東縣 | |
| 37 | 基諾族大鼓舞 | 基諾族 | 景洪市 | |
| 38 | 普米族舞蹈“搓蹉” | 普米族 | 蘭坪縣 | |
| 39 | 傈僳族“刮克”舞 | 傈僳族 | 福貢縣、瀘水縣 | |
| 40 | 怒族達(dá)比亞舞 | 怒 族 | 福貢縣 | |
| 41 | 彝族花鼓舞 | 彝 族 | 峨山縣 | |
| 42 | 哈尼族棕扇舞 | 哈尼族 | 元江縣 | |
| 43 | 傣族象腳鼓舞 | 傣 族 | 德宏州 | |
| 44 | 彝族大三弦舞 | 彝 族 | 陸良縣、石林縣 | |
| 45 | 景頗族刀舞 | 景頗族 | 隴川縣 | |
| 46 | 佤族甩發(fā)舞 | 佤 族 | 滄源縣 | |
| 47 | 傣族白象、馬鹿舞 | 傣 族 | 孟連縣、耿馬縣 | |
| 48 | 四筒鼓舞 | 漢 族 | 昭陽區(qū) | |
| 49 | 壯族紙馬舞 | 壯 族 | 文山縣 | |
| 50 | 納西族東巴舞 | 納西族 | 古城區(qū)、玉龍縣 | |
| 51 | 美術(shù) | 納西族東巴畫 | 納西族 | 麗江市 |
| 52 | 傣族剪紙 | 傣 族 | 德宏州 | |
| 53 | 白族民居彩繪 | 白 族 | 大理市 | |
| 54 | 彝族剪紙 | 彝 族 | 石屏縣 | |
| 55 | 玉雕 | 漢 族 | 騰沖縣 | |
| 56 | 戲劇 | 傣劇 | 傣 族 | 德宏州 |
| 57 | 白劇 | 白 族 | 大理州 | |
| 58 | 彝劇 | 彝 族 | 楚雄州 | |
| 59 | 滇劇 | 漢 族 | 昆明市、鳳慶縣 | |
| 60 | 花燈 | 漢 族、彝 族 | 玉溪市、建水縣、姚安縣、元謀縣、彌渡縣、嵩明縣 | |
| 61 | 端公戲 | 漢 族 | 昭通市 | |
| 62 | 小屯村關(guān)索戲 | 漢 族 | 澄江縣 | |
| 63 | 曲藝 | 傣族章哈 | 傣 族 | 西 雙 版 納州 |
| 64 | 彝族梅葛 | 彝 族 | 姚安縣、大姚縣、牟定縣 | |
| 65 | 壯族漁鼓 | 壯 族 | 西疇縣 | |
| 66 | 工藝 | 傣族傳統(tǒng)制陶技藝 | 傣 族 | 西雙版納州、紅 河縣、新 平縣、孟連縣、潞西市 |
| 67 | 白族扎染技藝 | 白 族 | 大理市 | |
| 68 | 苗族蘆笙制作技藝 | 苗 族 | 大關(guān)縣 | |
| 69 | 阿昌刀制作技藝 | 阿昌族 | 隴川縣 | |
| 70 | 納西族東巴造紙技藝 | 納西族 | 香 格 里 拉縣 | |
| 71 | 苗族服飾制作技藝 | 苗 族 | 昌寧縣 | |
| 72 | 傣族手工造紙技藝 | 傣 族 | 臨滄市、孟連縣 | |
| 73 | 拉祜族葫蘆笙制作技藝 | 拉祜族 | 瀾滄縣 | |
| 74 | 漢族烏銅走銀制作技藝 | 漢 族 | 石屏縣、晉寧縣 | |
| 75 | 斑銅制作技藝 | 漢 族 | 昆明市、會(huì)澤縣 | |
| 76 | 南月琴制作技藝 | 彝 族 | 南華縣 | |
| 77 | 皮影制作技藝 | 漢 族 | 騰沖縣 | |
| 78 | 習(xí)俗 | 潑水節(jié) | 傣 族 | 西 雙 版 納州 |
| 79 | 火把節(jié) | 彝 族 | 楚雄州 | |
| 80 | 景頗族目瑙縱歌節(jié) | 景頗族 | 德宏州 | |
| 81 | 獨(dú)龍族“卡雀哇”節(jié) | 獨(dú)龍族 | 怒江州 | |
| 82 | 怒族“仙女節(jié)” | 怒 族 | 怒江州 | |
| 83 | 傈僳族刀桿節(jié) | 傈僳族 | 怒江州 | |
| 84 | 白族繞三靈 | 白 族 | 大理市 | |
| 85 | 德昂族澆花節(jié) | 德昂族 | 潞西市、梁河縣 | |
| 86 | 苗族花山節(jié) | 苗 族 | 屏邊縣 | |
| 87 | 拉祜族葫蘆節(jié) | 拉祜族 | 瀾滄縣 | |
| 88 | 傣族人生禮俗 | 傣 族 | 新平縣 | |
| 89 | 哈尼族九祭獻(xiàn) | 哈尼族 | 元江縣 | |
| 90 | 三月街 | 白 族 | 大理市 | |
| 91 | 石寶山歌會(huì) | 白 族 | 劍川縣 | |
| 92 | 哈尼族梯田農(nóng)耕禮俗 | 哈尼族 | 紅河州 | |
| 93 | 哈尼族長街宴 | 哈尼族 | 紅河州 | |
| 94 | 傳統(tǒng)文化保護(hù)區(qū) | 西一鎮(zhèn)紅萬村彝族(阿細(xì))傳統(tǒng)文化保護(hù)區(qū) | 彝 族 | 彌勒縣 |
| 95 | 巡檢司鎮(zhèn)高甸村彝族(阿哲)傳統(tǒng)文化保護(hù)區(qū) | 彝 族 | 彌勒縣 | |
| 96 | 羊街鄉(xiāng)車普村哈尼族(奕車)傳統(tǒng)文化保護(hù)區(qū) | 哈尼族 | 紅河縣 | |
| 97 | 瑤山鄉(xiāng)水槽寨瑤族(藍(lán)靛)傳統(tǒng)文化保護(hù)區(qū) | 瑤 族 | 河口縣 | |
| 98 | 大營鎮(zhèn)萂村白族傳統(tǒng)文化保護(hù)區(qū) | 白 族 | 賓川縣 | |
| 99 | 周城白族傳統(tǒng)文化保護(hù)區(qū) | 白 族 | 大理市 | |
| 100 | 勐罕鎮(zhèn)曼聽傣族傳統(tǒng)文化保護(hù)區(qū) | 傣 族 | 景洪市 | |
| 101 | 糯福鄉(xiāng)南段村拉祜族傳統(tǒng)文化保護(hù)區(qū) | 拉祜族 | 瀾滄縣 | |
| 102 | 岳宋村永老寨佤族傳統(tǒng)文化保護(hù)區(qū) | 佤 族 | 西盟縣 | |
| 103 | 戛灑鎮(zhèn)大檳榔園村花腰傣傳統(tǒng)文化保護(hù)區(qū) | 傣 族 | 新平縣 | |
| 104 | 馬吉鄉(xiāng)古當(dāng)村傈僳族傳統(tǒng)文化保護(hù)區(qū) | 傈僳族 | 福貢縣 | |
| 105 | 河西鄉(xiāng)箐花村普米族傳統(tǒng)文化保護(hù)區(qū) | 普米族 | 蘭坪縣 | |
| 106 | 丙中洛鄉(xiāng)怒族傳統(tǒng)文化保護(hù)區(qū) | 怒 族 | 貢山縣 | |
| 107 | 獨(dú)龍江鄉(xiāng)獨(dú)龍族傳統(tǒng)文化保護(hù)區(qū) | 獨(dú)龍族 | 貢山縣 | |
| 108 | 者太鄉(xiāng)者太村壯族傳統(tǒng)文化保護(hù)區(qū) | 壯 族 | 廣南縣 | |
| 109 | 官屯鄉(xiāng)馬游坪村彝族傳統(tǒng)文化保護(hù)區(qū) | 彝 族 | 姚安縣 | |
| 110 | 奔子欄村藏族傳統(tǒng)文化保護(hù)區(qū) | 藏 族 | 德欽縣 | |
| 111 | 葉枝鎮(zhèn)同樂村傈僳族傳統(tǒng)文化保護(hù)區(qū) | 傈僳族 | 維西縣 | |
| 112 | 三臺(tái)山鄉(xiāng)德昂族傳統(tǒng)文化保護(hù)區(qū) | 德昂族 | 潞西市 | |
| 113 | 大等喊村傣族傳統(tǒng)文化保護(hù)區(qū) | 傣 族 | 瑞麗市 | |
| 114 | 戶撒鄉(xiāng)新寨賀姐村阿昌族傳統(tǒng)文化保護(hù)區(qū) | 阿昌族 | 隴川縣 | |
| 115 | 魯布革鄉(xiāng)臘者村布依族傳統(tǒng)文化保護(hù)區(qū) | 布依族 | 羅平縣 | |
| 116 | 古敢鄉(xiāng)下筆沖村水族傳統(tǒng)文化保護(hù)區(qū) | 水 族 | 富源縣 | |
| 117 | 白沙鄉(xiāng)玉湖村納西族傳統(tǒng)文化保護(hù)區(qū) | 納西族 | 玉龍縣 | |
| 118 | 永寧鄉(xiāng)溫泉村瓦拉別納西族(摩梭人)傳統(tǒng)文化保護(hù)區(qū) | 納西族 | 寧蒗縣 | |
| 119 | 糯黑彝族傳統(tǒng)文化保護(hù)區(qū) | 彝 族 | 石林縣 | |
| 120 | 翁丁村佤族傳統(tǒng)文化保護(hù)區(qū) | 佤 族 | 滄源縣 | |
| 121 | 民族民間傳統(tǒng)文化之鄉(xiāng) | 彝族打歌之鄉(xiāng) | 彝 族 | 巍山縣 |
| 122 | 白族吹吹腔之鄉(xiāng) | 白 族 | 云龍縣 | |
| 123 | 白族大本曲之鄉(xiāng) | 白 族 | 大理市 | |
| 124 | 金華鎮(zhèn)梅園村白族石雕之鄉(xiāng) | 白 族 | 劍川縣 | |
| 125 | 上江鄉(xiāng)新建村傈僳族民歌之鄉(xiāng) | 傈僳族 | 瀘水縣 | |
| 126 | 木老元鄉(xiāng)布朗族山歌之鄉(xiāng) | 布朗族 | 施甸縣 | |
| 127 | 佤族木鼓舞之鄉(xiāng) | 佤 族 | 西盟縣 | |
| 128 | 拉祜族擺舞之鄉(xiāng) | 拉祜族 | 瀾滄縣 | |
| 129 | 馬楠鄉(xiāng)苗族蘆笙舞之鄉(xiāng) | 苗 族 | 永善縣 | |
| 130 | 樂作舞之鄉(xiāng) | 哈尼族 | 紅河縣 | |
| 131 | 碗窯村紫陶工藝之鄉(xiāng) | 漢 族 | 建水縣 | |
| 132 | 曼暖典傣族織錦之鄉(xiāng) | 傣 族 | 景洪市 | |
| 133 | 者灣書畫之鄉(xiāng) | 漢 族 | 通??h | |
| 134 | 彝族花鼓舞之鄉(xiāng) | 彝 族 | 峨山縣 | |
| 135 | 開化鎮(zhèn)壯族紙馬舞之鄉(xiāng) | 壯 族 | 文山縣 | |
| 136 | 銅鼓舞之鄉(xiāng) | 壯族 彝族 | 廣南縣 | |
| 137 | 壯劇之鄉(xiāng) | 壯 族 | 富寧縣 | |
| 138 | 葉枝傈僳族阿尺木刮歌舞之鄉(xiāng) | 傈僳族 | 維西縣 | |
| 139 | 鍋莊舞之鄉(xiāng) | 藏 族 | 香 格 里 拉縣 | |
| 140 | 目瑙縱歌之鄉(xiāng) | 景頗族 | 隴川縣 | |
| 141 | 孔雀舞之鄉(xiāng) | 傣 族 | 瑞麗市 | |
| 142 | 葫蘆絲之鄉(xiāng) | 傣 族 | 梁河縣 | |
| 143 | 大東鄉(xiāng)納西族熱美蹉之鄉(xiāng) | 納西族 | 古 城 區(qū) | |
| 144 | 彝族老虎笙舞之鄉(xiāng) | 彝 族 | 雙柏縣 | |
| 145 | 彝族左腳舞之鄉(xiāng) | 彝 族 | 牟定縣 | |
| 146 | 雙河秧老鼓舞之鄉(xiāng) | 彝 族 | 晉寧縣 | |
| 147 | 阿著底彝族撒尼人刺繡之鄉(xiāng) | 彝 族 | 石林縣 |
來源:云南省非物質(zhì)文化保護(hù)網(wǎng)